一、保险诈骗罪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8条规定:“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保险诈骗的表现方式
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三、保险诈骗的数额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标准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标准
(1)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四、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区别罪与非罪的关键在于骗取保险金的数额是否达到了较大,未达较大数额,可按一般的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处理,达到较大数额构成保险诈骗罪;
2、构成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根据刑法第198条的规定,犯保险诈骗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单位犯保险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卜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已经着手进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五、保险诈骗带来的影响
个人影响:个人形象及名誉受损+心情沮丧+时间成本+经济赔偿。
家庭影响:身败名裂+家人担忧+子女参军、入党、报考公务员等不能通过政审+影响发展前途。
保险影响:次年保费上浮+不能购买商业保险+保险行业黑名单。
征信影响:银行信贷+购房贷款+出国+职业晋升+征信记录黑名单。
犯罪成本:罚款+拘留+失去人生自由+留下案底+人生污点。